什么是沉香,沉香是如何形成的
添加時間:2013-12-05 23:48:47資料來源:網絡文章 排版:寧韻茶香
有很多人都會認為沉香是一種木材或者中草藥,但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沉香雖然是從沉香樹上采下來的,但卻不是單純的木頭。沉香其實是香樹在受到外部的傷害,或者本身病變等情況下而分泌出的樹脂和木纖維的混合物。生長在東南亞地區的瑞香科沉香屬的植物以及生長在中國海南等地的瑞香科白木香屬的植物都可以結出沉香的。
通常來說,只要是生長成熟的香樹,在受到傷害出現傷痕的情況下,香樹處于天生的本能,會分泌出樹脂來修補傷口,在香樹修補傷口的期間,傷口碰巧被一種黃綠墨耳真菌感染,這種真菌為了能在樹中生存下來,就會瘋狂的代謝,從而產生一系列神奇的化學變化。香樹自身的抗體與感染的真菌長時間的混合在一起,慢慢的就會形成一種被稱作芐基丙酮的物質,隨著時間的推移,又會形成倍半萜和色酮類化合物,這兩種物質就是所謂的沉香了。如果將這兩種物質經行分解,可以分解出70多種化學成分出來。
香樹在受傷或者病變后開始結香,通常都需要至少10年的時間,而品質較好的沉香都是需要通過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來醇化才能結出。長久以來,沉香一直都受到達官貴人們的寵愛,但是哪怕是以現在的科技手段,都無法合成復制出沉香那神奇、獨特的香味,所以就更加顯得其珍貴。
沉香樹的概念:
沉香樹泛指能夠產生沉香樹脂的瑞香科(Thymelaeaceae)沉香屬(Aquilaria)植物,在世界范圍內一共有15個樹種。中國的沉香樹,通常是指一種學名為白木香的常綠喬木,其拉丁名稱為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民間又稱為土沉香、香樹、女兒香、牙香樹。沉香樹喜暖耐干旱,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海南、廣東和廣西,在云南、福建、香港和臺灣也有少量分布。在中國,沉香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在阿拉伯國家,沉香是一種高雅的香料;在宗教中,沉香是佛教七寶之一,在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經典中也有廣泛的記載。由于市場對沉香以及沉香制品的需求廣泛,世界各地的沉香被盜伐的現象非常嚴重,目前野生沉香的數量已經非常有限,基本上處于瀕臨滅絕的狀態。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ion, ICUN)將6 個沉香樹種列入“受威脅”等級,華盛頓公約組織(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CITES, 又稱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于1995年將容水沉香(Aquilaria malaccensis)列為附錄二中的保育種,更于2004年修訂時將沉香屬(Aquilaria)所有種和擬沉香屬(Gyrinops)所有種列為附錄二中的保育種。
在自然界的沉香樹中,只有極少數的個體會產生沉香樹脂。沉香樹脂形成的原因,在學術上尚沒有明確的結論。通常的觀點是受到外傷(例如鼠吃蟲咬,臺風擊斷,人工砍伐)之后,出于自身的俞傷機制,沉香樹會分泌出樹脂來保護自己。經過多年的沉積之后,沉香樹受傷部位的樹脂濃度越來越高,其顏色也越來越深,將受傷部位采收下來,便是可以直接利用或者是進行深度加工的沉香木。另外一個比較流行的觀點是沉香樹脂被儲藏在沉香屬植物的心材部位,在受到真菌感染之后才會大量的分泌出來。這種觀點的依據是在野生沉香樹周圍經常可以發現某幾種絲狀真菌。但是在通讀了已經發表的種種相關論文之后,我發現并沒有可靠的數據能夠證明這些絲狀真菌能夠促進沉香樹脂的分泌,相反卻會抑制沉香樹本身的成長。比較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國內某學者的一系列試驗,他在一個封閉的組織培養系統中加入某種真菌提取液,進而在培養出來的白木香細胞當中檢測到了沉香樹脂中的某種特征成分。在論文的結論部分,作者仍然將沉香樹脂的成因歸結為植物的俞傷機理,不過我總認為這個結論過于保守。在一個封閉的組織培養系統中,續代培養了一定時間的白木香細胞可以被認為是健康的細胞,因此很難用植物的俞傷機理來解釋這個封閉系統當中發生的事情。我更傾向于認為是真菌提取液中的某種多糖被白木香細胞所吸收之后,經過正常的新陳代謝被轉化成白木香樹脂。如果這個過程真的是這么簡單的話,理論上讓白木香多吃糖就可以產出沉香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