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在元朝對外貿易二三事
添加時間:2013-12-11 10:34:44資料來源:網絡文章 排版:寧韻茶香
元代對外貿易有了很大的發展,當時與中國有海外貿易關系的地區和國家很多,通路包括海道和陸路。
元朝海外貿易的全盛時期,曾在泉州、上海、澉浦、溫州、廣州、杭州、慶元七處設置市舶司,用為正式對外開放的港口。后來縮減為泉州、廣州、慶元三處,此外,作為海運基地而興起的昆山太倉,也是一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元朝通過海路與眾多國家進行國際貿易,據元末汪大淵《島夷志略》的記載,僅菲律賓以南、以西各沿海國家和地區即達97個之多,比南宋趙汝適《諸蕃志》所載多了38個。自慶元到高麗、日本之間的航路也基本上暢通無阻(韓儒林主編《元朝史》)。
當時,中國商人與外國商人在貿易過程中,有的是以物易物;有的以金銀作貨幣,換取當地土產;有的以元代紙鈔與當地通用的錢幣、海貝等進行兌換。
在海外貿易中,中國出口的物資頗多,主要有生絲、花綢、緞絹、金錦以及麻布、棉布等紡織品;青白花碗、花瓶、瓦盤、瓦罐等陶瓷器;金、銀、鐵器,還有真州錫器、溫州漆盤、明州席、雨傘、木梳、針等日用手工制品;水銀、硫黃等礦產品;檀香、白芷、麝香等藥材。其中有些雖然是朝廷的違禁商品,但仍有大宗出口。亞非各國進口的商品,以珍寶、香料、藥材為主,如珍珠、象牙、犀角、玳瑁、鉆石、銅器、琺瑯、豆蔻、沉香、檀香、木材,漆器等。馬玉麟曾詩曰:“玉峰山前滄海濱,南風海舶來如云。大艘龍驤駕萬斛,小船星列羅秋汶。舵樓撾鼓近沙浦,黃帽歌歌鳴健櫓。海口人家把酒迎,爭接前年富商賈。”
元代與高麗有大量的貿易,慶元(今浙江寧波)是主要的聯系海港。慶元原名明州,由于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很自然在宋代便已成為對高麗的重要貿易港。
元朝向高麗出口的貨物,從張士誠、方國珍等贈送的禮品中可見一斑:多次出現的是沉香、彩緞、彩帛,其次是弓矢、書籍、玉器等。孛哈里的禮物中也有“沉香五斤十三兩”。沉香是中國從南海進口的一種香料,在中國宋、元時期應用很廣,除了用于醫藥、飲食之外,上層人物還以焚香作為一種享受和顯示身份地位的標志。這種風氣也對高麗社會發生影響,于是沉香又由中國轉手輸入到高麗。彩緞、彩帛都是絲織品,也是中國向朝鮮半島出口的傳統產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