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的形成過程及原理
添加時間:2013-12-14 13:48:10資料來源:網絡文章 排版:寧韻茶香
沉香的形成過程及原理
時間令滄海變成了桑田,也把樹木自我療傷的體液固化成了樹脂和木質的混合硬物,狀若朽木,異香沉沉。閃電、大風、蟲害侵襲樹木的肌體,留下了斑駁的傷口,這時候,有些樹木(我們統稱為沉香樹)的神經系統便會發出信號,自行分泌出異常稠厚的“體液”–樹脂,緩緩堆積于傷口上。樹身病變和腐爛的部位,也會有樹脂的自然分泌和沉積,它是樹木抵抗疾病、衰老和死亡所作的努力。
沉香樹開始分泌樹脂后,原本寬松材質自此開始變硬,成長階段吸引真菌寄生于心材,進而產生共生變化,樹心顏色產生變化,硬度密度也逐級增加,此時輸送養分的組織受到阻斷而讓生長頓止,樹干因無法支撐重量而倒伏,自然分解成各種不同形狀。更因樹種、菌種及其他因素影響不同而產生變化萬千的氣味。
大自然真是無與倫比的造物主??缭胶Q蠛完懙氐姆h,融合了植物、動物、微生物的菁華,在滄海桑田的歲月長河中,這些努力變成了一塊塊堅硬的凝聚物,狀若朽木,每一塊木都不相同,卻散發出沉沉美妙的異香。
大約是最早生活在森林邊緣的土著人聞到異香,并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地發現了它的功用,植物的“傷結”遂成為“沉檀龍麝”四種最尊貴的香料之一的沉香。千百年來,循著香氣,人們冒險進入森林,搜尋和買賣沉香,滿足著膜拜、永生、情欲、超脫等世人的百般欲望。
與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種木材,而是樹脂和木質的固態凝聚物。它的生命沒有另一種“樹脂化石”琥珀那么久遠,但通常也需數十年數百年的光陰。待到樹脂累積和硬化到一定程度,將此部分取下,去除木質部分,即是沉香。沉香樹脂密度大,當樹脂的含量超出25%時,任何形態的沉香,不論是片、塊、粉末,均會沉于水,“沉香”之名,正出于這一特質。
把玩沉香的人說:“它的香味讓我上癮。每次聞到,心就會變得潔凈。這種香味永遠存在,永遠不會減弱、變味,它給我們一種極度的真實感和安全感。”物體中最純凈的是鉆石,味覺中最純凈的就是沉香,它代表了所有香味集中在一起的“密度”和“蜜度”。
天然沉香非常珍貴,每克數千美元,在國際市場上,優質沉香每克的價格近萬美元,極品則達到每克數萬美元。以沉香油和奇南最為昂貴,沉香油每公斤國際報價在數百萬美元以上,幾乎全為中東豪富所購。由于煉制沉香油需耗費大量沉香,東南亞各國己明令禁止。
“奇楠”是沉香中的上品,據說,沉香木若有空洞,會招引蟲子寄居其中,這種蟲食石蜜,樹木受蜜氣而結成香塊。一位臺灣行家曾描寫過它的獨特性狀:“奇楠是從沉香中找出來的,有可能死后留下奇楠,也有可能在整塊沉香中采到部分奇楠。沉香質地堅硬,奇楠質軟。上好的奇楠泌出的油脂用指甲可輕易刮起或刻痕,好的奇楠削薄片入口,可感覺芳香中有辛麻,嚼之若帶黏牙視為上品,刮其屑能捻捏成丸亦屬上品。”
有人望文生義,誤以為“奇楠”是楠木所結香塊,事實上,”奇楠”是梵文音譯,意為寺廟,也有翻譯成”伽羅”,和《洛陽伽藍記》里的”伽藍”也應同義,想來是因這種頂級沉香為寺廟尊貴供養物而得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