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有道:多一點沉靜、多一點芳香
添加時間:2013-12-14 22:16:41資料來源:網絡文章 排版:寧韻茶香
近些年來,沉香收藏與鑒賞已經成為滬上新寵,雖然本人也接觸過一些沉香玩家,見過一些沉香作品,寫過一些沉香文章,但遇上任剛后便覺得眼界大開,原來山外有山……
任剛,中國香道協會副會長,收藏沉香已有近二十年的歷史,那時候,很多人還不知沉香為何物。如今,許多沉香玩家和收藏愛好者還在津津樂道海南沉香,但對真正的沉香精品東南亞、印度沉香卻知之不多,甚至未曾見識。在吳興路一棟花園小洋房里,香味彌漫,清爽提神,這里就是任剛的雍荷堂沉香會所。坐在典雅的會所里,聞著各種異香,品茗著沉香茶,與主人坐而論道。
問:有人說,沉香是舶來品,最初來自日本?
任剛:這是一種謬誤,其實沉香最早出現在阿拉伯國家,但中國具有兩千年沉香史。先秦時期,邊陲與海外的沉香尚未大量進入內地,故內地以香草為主,如蘭椒、芷、桂等植物。漢武帝執政,擊潰了匈奴而統一了西南,盛產沉香的邊陲地區進入了西漢版圖,隨著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暢通,大量的沉香開始流入內地。因為沉香特有的香味和氣質,很快得到了王公貴族、文人雅士的喜歡,宮廷中也很快盛行熏香之習俗。漢成帝永始之年,趙飛燕為皇后,其妹趙合德為妃,姐妹倆喜熏香。皇帝們對沉香的酷愛及奢侈浪費更是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如隋煬帝便喜歡在除夕之夜焚燒沉香幾百車,數十里內上下黎民均可聞到此香。南唐后主李煜用沉香等香木竟造了 “臨春”“結綺”“望春”三閣,他還指定宮女灑香粉,以保持沉香香味不減之勢。
蘇東坡也是癡迷沉香,他曾作:“夜香知與阿誰燒,悵望水沉煙裊。 ”其弟六十大壽時,蘇東坡曾寄海南沉香的雕刻假山并作《沉香山子賦》贈予。宋一代女詞人李清照也有詞贊沉香“沉水臥時燒,香清酒未消。 ”大家耳聞目見的描繪汴梁風貌的《清明上河圖》上都有沉香的廣告。一香鋪前的招商旗上明明白白地寫著 “劉家上色沉檀棟香”字樣,沉香之盛,令人如癡如醉。
問:沉香曾在中國出現斷裂期,如今沉香開始流行,我們對沉香收藏應采取何種態度?
任剛:國運盛、香道盛。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始,沉淪半個多世紀的沉香又開始崛起。當然,如今國內收藏沉香還屬普及階段,還屬看香階段。我們說,真正能玩沉香者,他必須懂得聞香,品香。沉香,曾經是皇室和達官貴人的寵兒,如今走出宮闈,來到民間,與人們交往,給人賞玩,讓人收藏。不少人為其著迷,或因它發財,或因它傾其所有。然而也有一部分人不識沉香真面目,云里霧里一頭霧水,到頭來上當受騙,竹籃子打水一場空。為此,理順沉香的來龍去脈,慧眼分辨沉香的真偽,讓沉香回歸其天然純正的本來面目,是十分必要的。6月29日,中國香道協會上海分會將成立,屆時將有一些頂級沉香展出,中國沉香大家也就目前沉香收藏趨勢和現狀以及沉香鑒別作交流,這是一次難得的沉香盛會,歡迎收藏愛好者前來學習交流。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現在收藏沉香,品鑒沉香,并非一定要象古代文人雅士那樣閑著無事去聞香,我們當以弘揚中國香道為宗旨,仔細地研究,認真地推廣,把它作為一種情趣,量力而行。
問:現在市面上流行的沉香很多,沉香專業性很強,如何識別沉香,您有何建議?
任剛:沉香是一種令人舒暢和愉悅的香味,它是瑞香科的樹遭受內部病變或外部侵蝕時(如蟲咬、雷擊、砍傷或深埋泥地時),這種樹分泌出一種自我保護的特殊油脂,油脂經特定菌群醇化后,這種被醇化油脂包裹而千年不爛的物質即為沉香。古代曾將沉香稱為“木蜜”,“密香”。蓋言其香氣的特征。
沉香的香氣穿透力甚強,人在很遠處都能感受到它的香氣。沉香一旦出現,它會彌散屋宇,緊緊抓住你的注意力,讓人們很快從煩躁中靜下來,因此,它受到了浮世中人們的鐘愛。
中華香文化浩如煙海,珍若珠璣。香能集天地之靈氣,可祭祀先祖先父,可供奉圣人賢達,也可怡情養性,也可調和情態。為此,上至九五至尊,普及文人墨客,下達平民百性,都喜愛玩香。人們將香分為植物香料及動物香料兩大類。植物香料有沉香、檀香、安息香、龍腦香、丁香等幾十種,動物香料有龍涎香、麝香等。沉香在植物香料中首列前位。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當今玩沉香的人越來越多,也許是物以稀為貴,沉香的身價節節攀升,人們將它比作比黃金還貴的奢侈品來保值收藏。一萬元一克的特級奇楠在業界已不是稀罕的事。一根長2尺許的沉水沉香拐杖,起價便要一百萬元人民幣。當然,我們如一味地去追求沉香的天價和它的利潤,在一定意義上,也許會失去其真正存在的價值。我們當學習沉香沉靜內斂的品質,在這繁華的浮世中,多一點深沉,少一點火氣;多一點理智,少一點浮躁;多一點芳香,少一點銅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