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普洱茶倉味味道(各種說法)
添加時間:2013-12-20 18:06:35資料來源:中國普洱茶網 排版:寧韻茶香
普洱茶倉味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倉味就是儲存不當導致的發霉味
普洱茶倉味說法一:口感
品感上一般以第一、四兩泡最能體會,一般鑒別不主張用紫砂壺。建議用蓋碗。
品質好的要:
1、無任何雜味。如香味異常,所謂的樟香味等等,香味一定要自然;
2、無霉(倉)味,會區別陳味,有的人從一開始就認為霉味是陳味,并可笑的追求這個味;
3、不要受賣茶人引導,相信自已。他們通常會引導你的味覺,并說之是好茶之味;
4、不要出湯太快,十秒以上(一定),甚至可以讓賣家多悶一會再出湯,年頭久的好茶是不怕悶的,再悶湯色照常亮、透;
5、香味各產家、產地不同,苦味、澀味要均勻,后二者要退得快,前者要綿長、飽滿,但不能太過份。
6、三中所述造假湯,舌頭尖會發麻。
7、喝后,一般等三分鐘以后新茶會對喉頭產生干澀感,時間短的強,相反弱。一般三年減半,五年很弱,
八年及以上基本沒有了。這點很重要,再結合湯色就很準了,八九不離十。
8、有的商家會先讓你喝一點生茶,再讓你喝熟茶,這樣的話你喝什么茶都有十分好的回甘。本來熟茶的回甘就不十分明顯,而是一種醇味,是要細品的。這樣一搞不就什么都嘗不出來了嗎。品茶一次最好不要超過三種以上,最好生熟分開或先熟后生。
年頭長的東東,入口爽滑,喉頭生津,甘醇綿長。使人安靜,舒適,細品人會飄起來(嘻,個人感覺)
主流產家生產的東東,一般各種感覺都有,且十分中庸,有獨特的香味。
普洱茶倉味說法二:喝普洱品倉味
倉味就是不同地方儲存出來普洱的不同味道,不同地方、不同溫度、不同濕度所儲存出來的普洱是不一樣的倉味與霉味有所區別,但對于一般人,那就是一回事,倉味聞起來就是一股子霉味。其不同之處倉味后面帶著茶(普洱)的真味,且倉味是可以退的,是所謂“退倉”;
普洱茶倉味說法三:破析普洱茶的“陳倉味”
在普洱茶界有一種說法:普洱茶產于云南,存于香港,藏于臺灣。20世紀80年代,臺灣商人大量涌入云南,幾乎收盡了云南的陳年和近年的普洱茶帶入臺灣收藏。此后,普洱茶開始大量流行于港臺地區,儲茶熱也在港臺興起。因為港、臺、粵屬溫、濕度較高的地區,而被認為是普洱茶的最佳儲藏地,濕倉普洱大行其道。
但由于溫度、濕度、氣候、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港臺地區儲藏的普洱茶都帶有一些陳倉塵味和熟氣霉味,時間一長,坊間也就把儲于港、臺地區帶有塵味、霉味的倉味茶,而誤認為是普洱茶的陳香味了,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以此作為辨識普洱茶陳香味的標準。
其實好的普洱茶是沒有“倉味”的。干倉陳年普洱以“湯亮、醇厚、溫潤、甘滑、純正、香高”稱奇,且天然的香樟味濃郁,其色、香、味包容了普洱茶冷發酵生命的整個流程,直抵“越陳越香”和“無味之味”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