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壓茶工藝流程
添加時間:2013-12-24 10:39:26資料來源來源:中國普洱茶網 排版:寧韻茶香
普洱緊壓茶是講云南優質大葉種曬青毛茶經過渥堆發酵等加工流程,產出的符合品質要求的普洱散茶,再進行蒸汽軟化后,加壓加工成不同形狀的團塊茶。那么緊壓茶工藝流程是怎么樣的呢?小編就為大家講述下緊壓茶工藝流程。
1攤青
將采自有機茶園的有機茶鮮葉運至有機茶加工車間放于攤青間,輕攤于攤青架上,鮮葉厚度約為4era,主要目的是為了散失部份水分,促進氨基酸、可溶性果膠和可溶性糖的形成和轉化,提高成品的醇爽度。攤青時間控制在4h,攤青失重率為2O%左右。如果鮮葉含水量偏高,可輔以吹自然風等手段,并在攤青過程中,輕翻1—2次,防止鮮葉失水不勻或產生鮮葉紅變等現象。
2殺青
云南大葉種鮮葉,芽壯莖粗,葉片偏薄,如果殺青溫度過高,不易殺透殺勻,同時常伴有焦片葉出現;殺青溫度過低,則易產生殺青葉黃變、紅變等質量缺陷。通過試驗分析,使用70型的滾筒殺青機。當滾筒尾端內綜合溫度達85℃時即開始殺青.殺青投葉量為220kg/h,控制殺青失重率在30%左右,這樣的殺青葉青氣散去,清香透發,手握成團,松即彈散。被短暫高溫鈍化的酶的活性還可部分“復活”。因為有一些酶因受短時間的高溫而引起了酶的熱失活。如若溫度降低.條件適宜仍可能產生酶活力的“再生”
3揉捻
當殺青葉熱量散失后,自然裝滿揉桶。揉捻加壓程序為“輕壓— — 中壓—— 無壓”,輕壓時間為
5min.中壓時間為8min.無壓時間為2min。經過15min的揉捻.茶葉條索已基本卷緊,手握揉捻葉有明顯的粘濕感,形成的干茶條索緊結,勻潤,滋味濃厚。總體而言,有機普洱緊壓茶原料的揉捻程度比烘青綠茶稍輕,主要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成品茶外形的美觀,另一方面是方便于有機普洱緊壓茶在貯存過程中,茶多酚、茶色素等茶葉內含成分在干濕條件下,能有效的氧化、降解、聚合,形成有機普洱緊壓茶良好的品質。
4 曬干
普洱茶在一定的溫濕度下,在一定的貯存時間內,具有“越陳越香”的品質特點。實際上,這主要是在普洱茶的存放過程中,多酚氧化酶發生一系列氧化、聚合作用,使成品普洱茶鮮味逐漸消失,滋味逐漸趨于醇和,陳香逐漸顯露,葉底逐漸轉暗[2J,最終形成普洱茶“滋味醇滑、回甘,湯色紅褐明亮,香氣陳香顯露”的品質要求。這就要求在茶葉中要保留一定的酶的活性,不要在干燥過程采用過高的干燥溫度,使多酚氧化酶被過多的鈍化或破壞。鑒于云南茶區干濕分明,日照充足,且光線中紫外線強,所以與烘青綠茶相比,普洱茶的加工原料要求用日光曬干,因為多酚氧化酶在2Occ一35℃范圍內,酶活性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強。通過試驗分析,揉捻葉經解散團塊后.薄攤于曬場,攤的厚度2-3em,曬的過程中輕翻1—2次,曬至五成于時,收攏茶葉,重新攤曬,攤曬的葉層厚度是開始時的2倍,曬至茶葉含水量低于10%時,即送人揀剔車間進行揀剔。
5揀剔
揀剔的主要目的是揀除普洱緊壓茶加工原料中的黃片、茶梗及一些非茶類夾雜物。通常采用機械揀剔與人工揀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6蒸壓
曬干后的茶葉經過揀剔拼配后,即進入蒸壓環節。
7干燥
壓制好的茶葉經脫模退袋后,即送入專用烘房干燥。烘房干燥是利用鍋爐蒸汽的熱量,由管道通向干燥室,在干燥時掌握好先高后低的原則,控制干燥溫度在40℃一60℃范圍內,烘時24h,待茶葉含水量低于13%時,即可出烘進行包裝,在于燥過程中,如果烘房內的濕度過高,則應2—3h打開氣窗排濕一次。
8包裝
普洱緊壓茶包裝大多用傳統包裝材料,如內包裝用棉紙,外包裝用筍葉、竹籃,捆扎用麻繩、篾絲。茶葉包裝前必須作水分檢驗,保證成品茶含水量在出廠水分標準以內。各包裝材料要求清潔無異味,包裝要求扎緊,成包的要端正,成件的要緊實牢固,外形包裝的大小應與茶身密切貼合,不使松動,捆扎必須牢固,以保證成茶不因搬運而松散、脫面。
9倉貯陳化
普洱緊壓茶包裝成件后,必須貯藏于干凈、通風、陰涼的倉庫內,讓其自然陳化,以利酯化作用的緩慢進行。注意成茶的溫、濕度的變化,保持室內溫、濕度的相對穩定,在保持茶葉品質穩定的同時.注意衛生,力求貯放環境清潔元雜味、以防止有機普洱緊壓茶被污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