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茶的區分與優勢
添加時間:2013-12-24 11:17:26資料來源:中國普洱茶網 排版:寧韻茶香
一般認為,古茶樹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栽培性茶樹。有人又將古茶樹分為一、二、三級,一級古樹樹齡500年以上,二級古樹300—499年,三級古樹100—299年。景邁的古樹茶,多為一級古樹,昔歸古樹茶,多為二級古樹,忙肺,就算是三級古樹了,很多人也把三級古樹統稱為大樹茶,以區別于古樹茶。多數山頭的古樹茶只采春、秋兩季,古茶樹的發芽率低,產量小,夏茶很少見,采得不多。一般做成緊壓茶時,春、秋季節的茶,是要分開的,春茶,比秋茶茶氣足,味厚,秋茶,香氣可能會更揚些。
千萬不要以為古樹茶就是葉片大,也不是古樹茶就特別香,或者特別甜,或者特別霸氣。總的來說,古樹茶比臺地茶最優秀之處,除了農殘等食品安全性方面的指標好之外,更在于茶品滋味的協調性、香氣的持久度、茶品的茶韻悠長等綜合指標。從很多長期關注古樹茶的茶友經驗來看,古樹茶在后期轉化過程中,也比臺地茶更優秀,轉化快,表現好。
每個地方的普洱茶都有其獨特的產地印記,而品茶正是要細品這些差異所在,尋找到自己比較喜歡的茶品,同時也為各處的普洱茶品悟出一個“特性”來,就像我們人也是一樣,各省的人在我們的印象中都有一個大概特點,雖然不一定很準確但卻是一種濃縮。而且每個省內各市的人的性格特點也不一樣,各市內每個縣的人也有差異,所以普洱茶也如人一樣都有一個深深的產地特點,這就是我們品喝普洱茶的文化底蘊所以,透過茶了解當地的人和民風民俗,環境等。
而這些只能通過品喝純料的普洱茶才能實現,正因為這種差異才會有所謂的班章茶,景邁茶,南糯茶等等具有鮮明產地特色的茶,而如果將這種具有鮮明產地特色的茶加已混拼,它給我們的感覺將會是模糊不清的,混亂的,只能是單單茶品本身的一種品飲,已經使去了茶品本身所具有的產地印記,這也使我們對于普洱茶的了解是簡單的,片面的。普洱茶就像一本書一樣,我們不單單只是看到作者在書上單個的字符,更要看到這些單個的字符串起來之后,向我們傳達的內容及感情所在,而這些又因不同的人產生出不同的理解,所以普洱茶也是一樣千人千感,只有品喝純料的普洱茶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