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崴普洱茶的特點
添加時間:2014-04-13 17:26:44資料來源:中國普洱茶網 排版:寧韻茶香
邦崴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富東鄉,地處富東鄉西邊。清末,邦崴就是當時生產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是重要產茶之地。該地區年平均氣溫16.8℃,陽光充足,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一年四季山青水繡,最有利于高品質茶的生長。不遠處讕滄江邊萬丈懸崖和滔滔江水聲,上百年、千年不等的古茶林就靜靜的矗立在偏坡的園地里,這是一張什么樣的畫面?
時過竟遷,幾乎被人們所遺忘的古茶林經過千百年風雨的洗禮,依然以頑強的生命巍然屹立于峭壁和群山之中,俯視著大自然和人世間的滄桑變化,此情此景真令人突發思古之情,感嘆人類生命的短暫和珍貴!
邦崴過渡型古茶樹生長在海拔1900米的瀾滄江富東鄉邦崴村寨園地里,為喬木型大茶樹,樹姿直立,分支密,樹高11.8,樹富8.2×9米,基部干徑1.14米,最低分支0.7米。該茶樹林在從古至今的1000余年里,一直被當地茶農精心栽培和采摘,一直鮮為外界人所知。垂垂老矣但卻蒼勁雄偉,青枝綠葉吐納新芽,一棵棵的古茶樹總給人厚潤肥壯、生機勃勃的感覺。這一枝一葉均是上天和大自然長期累積的精華,也是先人留下的重要遺產。大自然優勝劣汰令堅強者屹立不倒、生生不息,這是勤勞智慧,開拓奮進的先組們留給后人的恩賜和財寶,也是上天的機緣。
在普洱茶界,有三個代表型茶樹。勐海南糯山800年樹齡的裁培型茶王樹,在巴達山有1700年樹齡的野生型大茶樹。而介于其中的過渡型茶樹王,則來自邦崴。
盡管歲月變遷流逝,但古茶樹豐采依然。然而,更引起我們關注的是開創人工嫁接之先河的邦崴的過渡型千年古茶樹。
這株茶樹王樹干地徑180cm,離地40cm高處的樹干直徑156cm,離地170cm處的樹干直徑85cm,主干分枝共13枝,分枝角度為30,大茶樹高12m,樹冠最大幅度7.8m,還有露出地面的粗大側根,直徑達24cm,表層土中充滿著密集的吸收根群。樹冠挺立,枝葉密茂,生機盎然。
邦崴大茶樹芽葉中具有栽培茶樹芽葉所含的化學成分,而茶多酚、兒茶素含量豐富,經鏡檢觀察,它的細胞學組織結構也與栽培茶樹相同,充分說明它是栽培型家種茶樹,但它的花冠大,花柱4-5裂,花粉粒特大,茶果皮特厚,果仁有胚痕等特征,與野生茶樹接近,由此證明它是介于野生與栽培型茶樹之間的過渡類型,這對于研究茶樹的起源進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邦崴古茶山普洱茶特點:
條索較粗長,色較黑,湯色金黃,葉底黃綠,苦澀較顯,苦能化甘,回甘較久,澀退稍慢,湯質飽滿,生津,山野氣韻較強,杯底留香。
大葉種野生茶特色:香甜質重飽滿,舌面與上顎中后段微苦澀、甘韻強而集中于舌面,香型層次明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