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歸,你那霸氣的溫柔
添加時間:2014-05-07 18:48:11資料來源:南方都市報 排版:寧韻茶香
昔歸,一款品過之后再難釋懷的山頭之茶。“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正如《詩經·采薇》中這傳承千古的佳句,一幅優美與崇高相交織的清晰畫面仿佛映現在眼前,蘊含著莫名的感傷,觸手卻遙不可及。
初夏,友人黃先生夫婦從云南寄來自制的昔歸私藏小餅。開湯品飲,其濃強與細膩,苦底與高香,蠻霸與柔順……在淺淺一杯淡金色的茶湯中如此矛盾、協調著,令人百感交集,欲罷不能。
茶的外包裝為竹箬,一小提5餅,每餅重100克。相對于普洱茶傳統的357克餅型,小餅體現出原料的稀缺性。在著名山頭原料暴漲的今天,高端玩家更青睞壓制這樣的小餅型,除了便攜,饋贈親友也不至于太過心疼。
包裝綿紙上只有手工加蓋的簡單印記。你可以說這是“三無產品”,也確實花錢買不到,只在私人小圈子里流通。達到私藏級的普洱茶,原料都相對稀少,一批料原本做不出多少餅茶,沒必要再大張旗鼓設計印刷外包裝。曾幾何時,壓制私藏茶成為高端玩家們的一種時尚。在自己中意的山頭搞到原料,委托當地的加工廠壓制成餅,再用白綿紙一裹了事。講究一點的,會加蓋私章,簽上自己的大名。
據聞,鐵道部某落馬高官也是一位高端普洱茶玩家,曾多次在西雙版納景洪一家茶莊定制自己的私藏老班章,數額驚人。事發后,調查人員找到該茶莊時,老板娘還不敢相信自己的“大客戶”來頭如此大。
閑話休提,回頭再來看這餅私藏茶。拆開后,即有一股春茶的清香直沖鼻腔。用料采摘嫩度頗高,條索偏細,粗壯顯白毫,間有少量黃片。茶餅無內飛,壓制偏松。較之于批量生產、中規中矩的商品茶,這種用于私人賞玩的小餅更多出幾分天然野趣。
拆茶沖泡。瀝水時,茶湯有明顯粘連感,表明內含物質相當豐富。杯底留香高揚,類傳說中的菌子香或冰糖香。茶湯顏色淺淡,微偏綠。甫一入口,方知其中暗含的力度。湯體厚重,苦底顯現于舌根,微澀。然回甘迅速,生津強烈。蠻霸茶氣中,能體味到水路的細滑柔順。老班章之剛,與易武茶之柔,不露聲色地融合在一起。
“朝陽之活力,青春之躁動,幽蘭之芬芳,她是一個矛盾統一體。”資深茶客鐘小樹如此形容這款私藏昔歸。
偉哥卻從這杯看似平淡的茶湯中讀出了一種“霸氣的溫柔”。這,也許正是昔歸特有的魅力所在吧。
清末民初《緬寧縣志》記載,“種茶人戶全縣約六、七千戶,邦東鄉則蠻鹿、錫規(即昔歸)尤特著,蠻鹿茶色味之佳,超過其他產茶區”。今天,由于追隨者日眾,原料價格漲勢迅猛,能喝到真正的昔歸味道已成為一種奢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