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香藥交易史
添加時間:2013-12-10 22:44:45資料來源:網絡文章 排版:寧韻茶香
秦漢以來,西域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馬可波羅《東方見聞路》上有很多描述。阿拉伯、印度、古羅馬、馬拉巴、亞丁、亞力山大、西亞、紅海、波斯灣到處都能看到中國人與阿拉伯人交易香藥,從中國古代外貿史中進口香藥的港口以及香藥,能讓中國人還能記憶的:香港地名就來自香藥交易地,珠江三角洲的香爐洲、香洲灣、中山的香山文化。長江三角洲古人所喜歡的生活方式,喝茶、焚香、聽昆曲、廈門泉州。1974年泉州古港挖掘出一艘完整的宋代香船,乳香、龍涎香、降真香,檀香、沉香四千七百多斤。還有留在泉州的阿拉伯人的古墓,他們當時都是經營香料的。寧波古港、上海古港沿長江之上都是香藥交易場所。
1972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公元前168年)距今2100多年的古尸墓里除有香藥,還有多種焚香用具及大量的香料,尸體泡在液體中至今不腐爛。安徽碭山香尸出土,發現時間我不知道,開棺以后尸體有濃烈的香味而稱香尸,碭山香尸到現在,科學家都搞不清楚為什么會有香味,但我知道,棺木里面有大量的香料,香尸生前長期服用香藥排除了身體的毒素,身體經過香味凈化,死后自然身體就發出香味。安徽碭山香尸也說明了160多年前古人的生活方式。
1987年,陜西扶縣法門寺,現已改成了法門寺博物館。至今已開過了好多次文化研討會,到那地方去淘寶吧,到那里去尋找信息符號,那里有很多文化資源值得我們去開發。阿育王塔地宮出土有佛骨舍利骨指,2499件國寶,里面有一套皇宮用的茶文化用具,及一套皇宮用的香文化用具,香文化用具是我國第一套最完整的皇宮香文化用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