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香文化衰落的原因
添加時間:2013-12-13 22:07:44資料來源:網絡文章 排版:寧韻茶香
宋代以后,不僅佛家、道家、儒家提倡用香,而且香已成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居室廳堂里有熏香,在各式宴會慶典場上,也要焚香助興,而且還有專人負責焚香事務。不僅有熏燒的香,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香囊香袋可以佩掛,在制作點心、茶湯、墨錠等物品時也會調入香料。集市上有專門供香的店鋪,人們不僅可以買香,還可以請人上門作香;富貴之家的婦人出行吋,常有丫鬟持香薰球陪伴左右;文人雅士則多設香齋,不僅用香品香,還親手制香,并呼朋喚友,一同鑒賞品評……
但從晚清以來,連年的戰亂和政局的長期不穩,以及西方社會思潮的傳人,使中國的傳統社會體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中國的香文化也進入了一個艱難的發展時期。
品香用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奢侈”的行為,近現代社會的持續動蕩,不僅極大地影響了香料發展,也使人們失去了熏香怡情的閑情逸致。另一方面,近現代中國在科技、軍事上全盤落后于西方世界,也引發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懷疑,開始廣泛接受西方的現代文化思潮,使得傳統文化中許多精華被混同于糟粕一并否定了。同時,隨著文人階層在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上的嬗變,自魏晉以來長期支持推動著中國香文化反戰的文人階層的力量越來越弱,早已融入了書齋琴房和日常起居生活的香文化也漸行漸遠,失去了安神養生、美化生活、
陶冶性靈的內涵,而主要是作為祭祀儀式被保留在廟宇祭祀之中。化學工業的發展,讓化學香精取代了天然香料,現在貨架上的相品名稱花哨、造型豐富、包裝華美,但都是化學香精調制而成,傳統香品的選擇、配伍、火候等核心內容早巳被丟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