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品的儲藏方法
添加時間:2013-12-13 23:01:02資料來源:網絡文章 排版:寧韻茶香
對香品采取適當封閉措施,防止香氣散失。熏燒類的香品在常溫狀態下揮發很慢,封閉與否不是特別明顯,但對自然散發的香品,封閉措施就非常重要。
注意防潮。香品受潮會變味變質,應置于陰涼、干燥處。
防止香品串味。不要將香品與氣味濃重的物品混放在一起;不同的香品也應單獨放置。
香道的歷史
“香道”這門藝術被正式確立是江戶時代的事,但根據大枝流芳在德川中世寫的一些有關香料著述記載,南北朝時代的佐佐木道譽既是元祖,其后東山將軍足利義政也很喜好香料,而志野流香道始祖宗信據傳是足利將軍義澄時代的人,那個時候香道就開始正規化了。香總給人以一種神秘感,隨著時代的變遷,香的用途也發生著明顯的變化。
在奈良時代,香主要用于佛教的宗教禮儀,人們將香木煉制成香,少數也用于薰衣或使室內空氣芬芳。
平安時代,香料悄悄走進了貴族的生活,伴隨著國風文化的興起,焚香成了貴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香的用途還只是限于作薰物。將各種香木粉末混合,再加入炭粉,最后以蜂蜜調和凝固,這就是所謂的“煉香”。隨著季節的更替共制六種薰香——“梅花”、“荷葉”、“侍從”、“菊花”、“落葉”、“黑方”——這都是因貴族的嗜好所需而制的。用香薰衣,在室內燃香,連出游時仍帶著香物,貴族們對香的偏好為輝煌的平安王朝更披加了一件華服。薰香的配方現都由平安貴族的后人小心珍藏一代代傳下去。
到了鐮倉、室町時代,貴族衰敗,武士當權。一種純粹對香的愛好的風氣滋長了起來。建立在“善”的精神之上,武士尊崇香的幽遠枯淡。同一時期,佛教中密教信仰與凈土禪的發展,繪畫中水墨畫的出現等使這種強調精神性的風潮影響不斷擴大。
香料越制越精細,聞香分香道具的改良進一步加快了香的普及。香的藝術性也開始逐步展現出來,從不少的和歌或物語文學作品中可看到對聞香的著重描繪。當時還有比試自己所藏的上等香的活動,而流行的連歌會也在一邊燃香的環境下進行。“焚繼香”與賽香的活動就是現行香道的雛形。
以足利義政為中心的東山文化將聞香與茶道、連歌密切聯系了起來。香道二大流派始祖——御家流的三條西實隆與志野流的志野宗信——最終確立了香道的基礎。
現在香道使用的組香大多是江戶時代所制的。美麗的小道具以及精巧的盤物使的香道更為女性所喜好。町人階層的興起使香道也頻砌現在平民的文化生活中,香道的傳播更廣泛了。
然而,明治時期由于西方文化的侵入,作為日本傳統文化的香道一度衰退,再次成為只有上流階層參與的高級嗜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