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表演
添加時間:2013-12-14 00:13:55資料來源:網(wǎng)絡(luò)文章 排版:寧韻茶香
品香
品香對一個人的內(nèi)在修養(yǎng)、外觀氣質(zhì)有絕對的助益,在這個功利太過炙熱的社會,不妨利用品香靜下來調(diào)養(yǎng)氣息,提升智慧。品香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們在這里主要展示的是隔火熏香法,并且是使用單一香材的熏香法。
隔火熏香是指用云母片,銀葉或其他隔火材料的品香方法。這種方法最遲在唐代就已出現(xiàn),宋時已經(jīng)非常熟練。
(說明:以下介紹的是一個完整的品香過程。實際操作中,由于品香者水平高低、品香目的、香材和工具以及環(huán)境的差異,不一定每次都按部就班進行全部品香過程,可以根據(jù)需要進行適當(dāng)增減和調(diào)整先后次序等等。)
場所
品香之所宜靜,房間面積一般20—30平米,光線柔和,透氣無風(fēng)。若處園林之中更為理想。房間布置以簡雅整潔為好,且勿有刺眼顏色。使用古家具或仿古家具,但以簡潔優(yōu)雅之明式家具為上。置一書案或一方桌均可,椅子六、七把。能放輕音樂之音響設(shè)備。點綴高雅古樸盆景一盆。
時間
品香四時及朝暮晨昏皆可,但還是應(yīng)隨時令和氣候變化而擇,春天宜以上午9時至12時為宜,夏天以晚上7時到10時為宜,秋天以中午晚上為宜,冬天宜午后為宜。春宜與賞花結(jié)合,夏宜與論文相伴,秋宜與賞月同行,冬宜與踏雪相隨。
法無定法,雅興為上??呻S時尋借物侯變換,佳節(jié)良辰,賞心美景,雅集交流。
請柬
結(jié)合時令,使用舊學(xué)雅詞,最好由主人親筆書寫并加蓋閑章為上,以示恭敬。內(nèi)容可參考下列貼式,但不必過分拘泥。
春天:天清氣朗,惠風(fēng)和暢。良辰美景,最宜鼻觀。君玉樹臨風(fēng)移駕寒舍,定能蓬蓽生輝。謹(jǐn)訂于某月某日某時假座某處香聚,敬希賜復(fù)。
某某謹(jǐn)邀
夏天:驟雨初晴,荷風(fēng)送爽。三五知音雅集,綠蔭草蓬,紅土棋楠怡心養(yǎng)性。謹(jǐn)訂于某年某月某時于某處聞香品茗,可否一允,敬請賜復(fù)。
某某敬請
秋季:明月在天,清風(fēng)送爽,值此佳日,最宜品香??煞穹绿m亭之雅,移玉半日,于某處小聚,賞沉檀之妙香,吐清香以悅心?謹(jǐn)訂于某月某日某時某處香聚,如承惠允,即請賜復(fù)。
某某恭請
冬天:瑞雪初降,紅梅乍綻。某某(主人)偶生訪戴之趣,卻矜芷香之雅。謹(jǐn)備海南安南之奇香,敬請屈駕蒞臨,移玉寒齋。呈香上茗,以解思念。如蒙府允,即請賜復(fù)。
某某誠邀
入座
香席入座,主客在主香人左手方入席,面向室門。陪客依次在主客左方入座。主人位在主客右手,右方為室門,每席以一主四客為宜,人多則遞傳時間過長,無法感受香味之變化。
呈茶
主香人取上好龍井或碧螺春,用潔凈之玻璃口杯,為客人泡茶,助手依次奉茶。主香人可用簡潔語言,介紹所上之茶。助手在品香過程中,不時為客人添加茶水。
賞香(物)
眾賢畢至,主客皆齊。主香人開始介紹品香之全部物品,先香具:爐瓶三事(香爐、香盒、香瓶)、香匙、香夾、壓灰扇、探針、頂花、香鏟等,次香灰、香炭等,再香材。并按品香時需要以次擺放。
介紹時語言簡潔明了,用詞優(yōu)雅而藝術(shù)。切忌語言含糊不清,語焉不祥。這是品香活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松灰
主香人拿出香爐放入爐灰(也可事前放入),用香鏟或灰壓翻攪送動,也可用香箸(香筷)插至爐底劃圈松動,使?fàn)t灰蓬松透氣。
松灰
燒炭
將香炭放至燒炭爐或炭架上,放至非主客一側(cè),用打火機燒炭。一般先由上至中至底,將炭燒至呈白色時稍加放置,用手試溫度,確定炭已燒著后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
燒炭
入炭
主香人用香鏟或灰壓在爐正中灰中挖四方或圓柱形坑。用香夾或香箸將炭夾入放正。香炭的深度離香灰表面1.5cm—2.0cm。
入炭
理灰
用香鏟或灰壓將香炭用灰埋住,并將爐灰理成大致的圓錐體。坡度約30度,錐尖對香炭的中心點用灰壓自左而右壓整齊,不可壓得過實過緊。用香掃清理爐口爐壁的灰末。用香箸在圓錐的尖上開火窗至香炭。如為美觀,可用香筷在圓錐體壓出印痕,但一定要整齊為好?;鸫翱椎拇笮≈苯雨P(guān)系到炭團的升溫快慢。大,則升溫快,小則慢。客根據(jù)香材特性和需要確定。
理灰
入香
埋好香炭三、五分鐘后,炭熱基本上將爐灰中的潮濕趕盡。主香人切香材放入銀葉或云母片,用香夾把銀葉或云母片放至火窗上。
切香材
入香
調(diào)香
主香人整理銀葉或云母片位置,并品聞,確定香味已出時,開始巡香傳遞。
調(diào)香
品香
主香人每出一香于三巡后,換香另出一爐,待三次爐出,香事結(jié)束。巡香時,爐主調(diào)香定味后,將爐用右手拿起放至左手(手掌平展,手心朝上)上,轉(zhuǎn)頭頷首示意主客。主客以右手執(zhí)爐頸放爐于左手上就鼻,右手手掌彎曲搭附于爐外壁,于右手拇指處聞香三次。第一次初品,感受香味;第二次鼻觀,體驗香趣;第三次意受,神思聯(lián)想。每次不超過10分鐘,不可朝爐中呼氣,呼氣時抬頭離爐右轉(zhuǎn)呼吸。主客三次聞畢,依法傳向左手下一位,直到傳回爐主手中為一巡。
品香
調(diào)溫
這不是品香的一個專門環(huán)節(jié),為了更好地品香,有必要作一下說明。品香過程中,香味驟然趨烈,說明炭團溫度過高,須及時取下隔火的銀葉或云母片。用添加爐灰的方法加厚炭團上面灰層,或用灰押壓緊灰錐,降低溫度,使香味逸出舒緩有變;如香味過于微弱,則說明炭團溫度過低,可用火筷、探針在灰錐中上部開一些通氣孔,加快炭團燃燒,增加溫度,若火溫還是上不去,就要從灰中取出炭團重新燃燒再行埋灰。這樣使炭團溫度升高,香味正常溢出。
寫箋
品香程序結(jié)束后,主香人向雅集者發(fā)放箋,請雅集者書寫品香心得。書寫內(nèi)容不能拘泥于對香味的感受,而應(yīng)寫出品香的心靈感受,多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少一些對具體香味的描述。把人生的感悟,藝術(shù)的聯(lián)想,含蓄地描繪出來。
主香人事后將香箋收集裝訂,做為一次雅集的記載予以保存。
寫箋
參加香事活動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著裝整潔端莊,身上不可有香水和異味,雙手一定要清晰干凈。
2、 品香時不可大聲喧嘩,高談闊論,抽煙。
3、 執(zhí)爐傳爐時要穩(wěn)重優(yōu)雅,不可動作慌張。
4、 手肘要下垂,不可抬起給人張揚之感。
5、 非主人(或行香者)不要撥弄香灰,香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