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的各種形狀及用途
添加時間:2013-12-14 00:40:04資料來源:網絡文章 排版:寧韻茶香
在中國歷史上記載,香最早是由西域諸國獻貢始得,后則由海南諸國傳來。早期大都作為消除穢氣及疫病之用。但以香禮佛的記載則是溯源自漢武帝時代。佛事中的用香,大約可分為二大類:一者為熏香,二者為焚香。熏香香品的一般特征,是它們原本都有很濃郁的香味,如香草、花果和酥油等,它們的氣味是不需要通過燃燒便可取得。而誦經拜佛禪修時用的焚香,裊裊上升的香煙并有上 達天聽的意義。
從此以后,香在中國社會中即代表著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的意義,也表現了中國人敬天法祖的精神。 傳統中,家家戶戶都供奉著一只香爐,在禮佛與祭祀祖先時,人們都拈香一柱,藉由裊繞的煙靄,傳遞心中那份敬意與追思。香也因此在中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且奧妙的角色。
香是凈土中常見的莊嚴,是人生命的向往,使人身心舒暢的世界。悲華經、 耶婆論經中,將香詳述是凈土中常見的殊勝莊嚴之一。也有記載香的凈土,如維摩詰經中的香積國土,華嚴經中也說華藏世界被重重無數的香水海所圍繞。
香的形狀及用途:
一、瓣香(香木之碎塊):俗稱“束柴”,又稱“一大香”。一般置于香爐燃燒。也可置于香袋,可以熏衣,有防蟲的效果。
二、末香(香木研磨成粉):點香末時,亦先于凈香爐底鋪香灰后,直接鋪粉成細長狀或環狀,再點燃即可,亦可用香篆印香,填粉后,取起香篆,再燃香即可。此方法較方便且香粉密實,厚薄一致,點起可有較醇的原味。
三、線香(有竹枝香腳者)- 立香: 為平常祭祀供佛之用香,直立于大香爐中使用。
四、線香(無竹枝香腳者)- 臥香:全為香的實材,味較香醇,使用時應將臥爐底部鋪香灰后,再平放臥香即可,較方便潔凈,且不另掉灰,天花皮不易熏黑沒有傾倒、發燈的危險頗適合現代家庭使用。
五、環香(環狀之香)- 全為實材,于凈香爐底鋪灰后,將香環置于其上,點燃即可。由于燃燒時間較長,若為上品香材,則可達四小時之久,可方便用功修持者使用。
六、涂香-沉香(來自香格里拉自然無污染之圣香)香在中國、印度、西藏使用的很普遍,也是最常用之供養物,借著燃香來代表對天地的崇敬。中國多使用老山、新山檀香木烏沉、水沉、惠安沉木等原料來制香,而印度以麝香居多,甚至有人將香粉涂于身上,用于驅除穢氣。香不僅具有供養意義,更可使人凝神靜心、安神魄、除穢氣、通血脈、驅邪除障等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