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用于治療心肺病的兩個研究案例
添加時間:2013-11-27 20:57:26資料來源:網絡文章 排版:寧韻茶香
中醫認為,沉香能交通心腎,溫腎納氣。沉香沉降,溫而不燥,行而不逆,達腎而導火歸元,有降氣之功,無破氣之害。是腎虛喘咳,久病成虛喘的良藥。
沉香在藥用方面有廣泛的功效,在消化系統、心腦血管、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等方面都有應用,現在,對沉香的藥用研究逐步深入。本文搜集了兩個沉香用于治療肺心病的研究案例。
肺心病是我國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現代醫學對本病還沒有有效的根治方法,中醫將本病歸屬于“肺脹 、咳喘、支飲、心悸等范疇。”肺心病以咳嗽、咳痰、喘息、胸部脹滿、氣短、心悸及水腫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在病證的不同發展時期,上述癥狀各有所側重。雖然本病的臨床表現比較復雜,但可以邪實、本虛為綱予以概括。
案例一:
采用隨機對照方法,治療組除常規西醫治療外,同時按中醫辨證施護。對照組僅用西醫常規治療,療程為15天。結果:經治療,治療組顯效率84%,好轉率12%,總有效率達96%。總有效率及顯效率均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中未出現不良反應。結論:對肺心病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取辨證施護的方法療效確切,安全可靠。
其中,顯效是指:紫紺消失,兩肺溫羅音消失,咳痰喘消失,胸悶心悸明顯改善,心功能Ⅰ或Ⅱ級;有效是指:紫紺減輕,兩肺濕羅音較前減少,咳喘減輕,咯痰量減少,胸悶氣短心悸緩解,心功能Ⅱ級
治療組治療過程中,采用中醫辨癥醫治的方法,對肺脾腎虛衰者給予溫脾補腎,宣肺化瘀定喘。使用用沉香蛤蚧丸,主要成分為沉香、蛤蚧、人參、地龍、補骨脂、胡桃肉、丹參、黃芪、肉桂、麻黃、厚樸、炙甘草。
案例二: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年第12卷第18期記錄了陜西省旬陽縣醫院的譚少猛醫師等近年來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68例,并與單純西藥治療作對照觀察的結果。
將130例該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均用平喘祛痰、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強心利尿等綜合治療,用5%葡萄糖液加酚妥拉明靜滴。
治療組并用肺心湯,其方由人參、黃芪、丹參、紅花、杏仁、三七、桔梗、茯苓、地龍、麥冬、五味子、葶藶子、附子所組成。在治療中隨癥加減:痰熱咳喘型去參附加黃芩、桑白皮、山梔、貝母、栝樓;喘重加炙麻黃、石膏、白果等;實喘大便秘結加大黃;痰濁壅肺型加蘇子、白芥子、萊菔子、厚樸、白術、沉香、炙麻黃;痰蒙神竅型加菖蒲、竹茹、郁金、半夏、膽星、枳實、全蟲、丹皮等;陽虛水泛型加白術、桂枝、澤瀉、車前子、陳皮、厚樸、生姜;氣虛血瘀型加當歸、川芎、穿山甲、赤芍、澤瀉、桂枝等。每日1劑水煎服。
經治療后,治療組68例中,顯效52例,有效1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 7%;對照組62例中,顯效38例,有效17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89 %;兩組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808
肺心病屬祖國醫學的“痰飲、咳喘、水腫、心悸”等范疇,病變主要在肺,與心、脾、腎甚為密切。該病初在肺,進一步發展則累及到心,百脈不暢,心脈瘀阻,其實質是本虛標實。本虛以氣虛為主,標實以瘀血、痰濁多見。據此,譚少猛醫師等認為,氣虛、瘀血、痰濁內阻是肺心病發生的基本病機,治療上當通補兼施,標本兼顧,以益氣活血、化瘀消痰、降氣平喘、強心利尿為主要治法。在臨床上,譚少猛醫師等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肺心湯治療肺心病心衰,觀察結果表明,其療效優于單用西藥者,該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肺心病心衰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 ||||||